7月15日的《光明日报》以《秉军校之风 塑“有型”之人》为题对我院进行了报道,本网全文转载,以飨读者。
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,转型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学院,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,但记者近日在该校采访时发现,该校的学生一个个都“站如松、坐如钟、行如风”,保持了20年的军校传统仍在延续。
“学习型”领导团队
在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,许多领导干部在上班之余都有看书、写读书笔记的习惯,这是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布置的“作业”。党委书记王旭善身体力行,自2000年以来,他个人读书笔记已达500多页、20余万字,在中央级刊物上发表了10篇理论文章。“干部若不经常学习,思想就会僵化;若长期不学习,政治意识就会淡薄,就会迷失方向。”他常对中心组成员说。
中心组成员每次集中学习,都指定3—5名成员作主题发言。在选择主题发言人时,让所学的内容自己找“婆家”,哪个部门与所学内容有关系,这些部门的负责人自然就是主题发言人。有时学习中心组还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,并参与讨论。
近年来,该院党委加大培养力度,先后选派12名系(部)主任、书记参加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院系领导干部培训班;举办各类培训班17个,培训干部480余人次。
“人文型”学生
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建筑为骨干专业的工科院校。“工科类高职学生如果人文素质不高,充其量只能操作机器。”院长袁洪志在接受采访时说,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“全能型”的。
2003年10月,该院成立了“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”,开创了高职院校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之先河。教育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张岂之对此给予好评:“可见院领导有眼光、有魄力。”
人文教育是一个耳濡目染的长期内化的过程,该学院注意利用专业技术课、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多种渠道,为学生提供平台。专业技术课教师尤其善于挖掘科学中美的因素,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所讲课程领域技术发展历史的追溯、技术应用前景的展望等,促使学生关注历史、社会、文化与人的发展,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价值观。
秉承军校优良传统,实行“半军事化”管理,是该学院特有的风格。多年来,他们秉承原军校光荣传统,对学生实行“半军事化”管理,使学生拥有坚强的意志和优良作风,使他们毕业后在生产第一线很快受到关注、得到重用。比如毕业生魏以龙放弃东部就业机会,扎根在偏远的广西隆安县。
“双师型”教师
院长袁洪志说,办好高职教育,关键要有一支富有文化理论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。这些年来,学院先后出台了《关于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》等规章制度,每年都轮流安排几十名教师到实习实训基地工作、到企业挂职锻炼,选派专家出国访学,鼓励教师发挥业务特长,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工程设计、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,引导教师在学以致用及提高职业能力上下功夫。
学院还十分重视从企业引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,为了增加这些工程师的教学经历,该院成立了师资培训中心,对其开展教学基本能力培训和专业能力培训。所有参培人员取得合格证后才能评讲师和转评教师职称。
此外,学院还选拔思想素质好、教学能力强、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导师,实行一对一的专业能力指导。所有参培教师都要进行试讲并全过程录像,让参培教师自己看录像。参培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,逐步提高。目前,全院476名教师中,72.2%的教师都是“双师型”,一个由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已经建立,该资源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,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。
书记信箱:sjxx@jsviat.edu.cn
院长信箱:yzxx@jsviat.edu.cn【微信】
【微博】
【校报】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
|邮编:221116
|招生电话:0516-83888688/83889021
|版权所有:华亿官方网站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官网
| |